顶压前行稳定运行——炒股配资王
编者按7月15日,2025年中国经济“成绩单”如期而至,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、内部转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,这份“成绩单”既展现出“十四五”规划攻坚年的韧性与活力,更透露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的结构性亮点。上半年,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,数字经济、绿色产业增速领跑,消费升级与制造业高端化形成双向拉动。宏观政策精准滴灌有效对冲下行压力,就业与居民收入增速“双稳”格局为民生托底。读懂这份“成绩单”,既要关注GDP增速的“量”,更要把握创新驱动、产业升级的“质”,从中洞察中国经济在动能转换关键期的战略定力与破局智慧。
观数
读数
经济“半年报”中的三个“没想到”
■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张娜
7月15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“成绩单”,国内生产总值(GDP)同比增长5.3%,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,展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。尽管二季度增速(5.2%)较一季度(5.4%)略有放缓,但总体仍保持稳健,符合市场预期,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“成绩单”。细读这份“期中答卷”,有三个“没想到”。
“没想到”:新质生产力爆发式增长。工业生产表现超预期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,其中装备制造业(+10.2%)和高技术制造业(+9.5%)领先。新能源汽车、工业机器人、3D打印设备等产量同比增速均超35%。这表明我国制造业正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加速转型,新质生产力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。
“没想到”:消费升级势头明显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.0%背后,是体育娱乐用品(+22.2%)、金银珠宝(+11.3%)等升级类商品的亮眼表现。服务消费持续复苏,特别是电影票房增长22.91%,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,家电、通讯器材销售增长超20%。这表明政策刺激对耐用品消费拉动明显,但服务消费仍需更大力度激活。未来,如何从“补贴驱动”转向“收入驱动”,是消费持续回暖的关键。
“没想到”:外贸韧性超出预期。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,上半年我国进出口仍创21.79万亿元新高,增长2.9%。其中出口增长7.2%,机电产品占比达60%,民营企业贡献近六成份额。更难得的是,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增长4.7%。这表明中国外贸企业已快速调整市场布局,供应链韧性增强。不过,下半年“抢出口”效应消退后,能否维持这一增速仍是考验。
展望下半年,随着消费政策加码及稳外贸措施深化,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。但真正的挑战在于,能否通过深层次改革,如要素市场化配置、科技创新体制优化等释放长期增长潜力,持续推动中国经济从“政策驱动”向“内生增长”切换。
炒股配资王
盈胜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